加拿大皇家學會科學院院長Vijaya G.S. Raghavan做客浙大海外名師大講堂
5月29日,加拿大皇家學會科學院院長Vijaya G. S. Raghavan做客第95期海外名師大講堂,在紫金港校區為師生們帶來主題為《食物—能源—環境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挑戰》的精彩講座。聆聽講座的師生共150余人,會場座無虛席。
Raghavan教授是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詹姆斯麥吉爾”冠名教授,目前任職于農業與生物資源工程系,在食品存儲、干燥、加工,電子技術,微波輔助提取,生物能源,生物碳,微生物燃料電池等領域均有突出貢獻。自今年起,Raghavan教授任加拿大皇家學會科學院院長。講座由生工食品學院和外事處聯合舉辦。
Raghavan教授首先通過數據與圖片,指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氣候變化會造成糧食危機,由于人口的持續增長,糧食安全已成為全球性問題。無論是發展中國家或是發達國家,在農業生產的前期和后期,采取適應氣候的措施都至關重要:通過合理的加工和存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由于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農產品收割后的損失與浪費,提高食品系統的可持續性。
Raghavan教授分別從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能源、生物纖維四個方面講解了利用生物加工技術減輕氣候變化影響的方式。
目前的生產系統下,農產品收割后發生的損失占半數以上。Raghavan教授通過南印度糧食儲存的案例,說明了儲存結構的變革有利于降低此類損失的比例并大幅提高農民收入。他重點介紹了先進的微波干燥技術在干燥速度、營養保護等方面的優勢,以及中加兩國在食品微波技術加工領域的合作。
隨后,Raghavan教授通過微波加熱為雞蛋消毒、高壓脈沖電場殺菌等實例,分別闡釋了食品熱加工和非熱加工中的食品安全技術。他指出,隨著納米科技的應用和定制食品生產的增加,生物加工在食品技術的未來發展中大有可為。
在生物能源和生物纖維的主題中,Raghavan教授詳盡講解了生物加工技術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目前的垃圾填埋和海洋傾廢對環境破壞巨大,Raghavan教授通過微波水熱碳化等技術的應用實例,說明了“從生物質到生物能源的轉換”為目前的環境問題提供了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此外,Raghavan教授介紹了微波輔助亞麻脫膠技術,并指出這一技術的投產,可以切實解決亞麻脫膠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促進生物纖維如亞麻、劍麻等可再生、可持續資源的使用。